近日,同位素大气环境章炎麟课题组研究成果《Impacts of chemical degradation of levoglucosan on quantifying biomass burning contribution to carbonaceous aerosols: A case study in Northeast China》于2021年11月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杂志,文章使用贝叶斯混合模型和矫正后的左旋葡聚糖浓度对东北大气生物质燃烧作物种类进行了定量解析,并利用矫正后的左旋葡聚糖浓度估算了东北全年生物质燃烧对总有机碳质气溶胶的贡献。耶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硕士研究生洪一航为论文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7305, 41977185)和江苏省双创团队项目的支持。

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其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7%,一直以来被视为是我国主要的生物质燃烧贡献源区。尽管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规章制度禁止露天焚烧秸秆,但通过卫星火点数据发现,但仍有部分地区存在露天焚烧事件。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的结果表明,直至2018年,我国仍有20%的家庭选择使用秸秆作为日常燃料,这些燃烧过程向大气中释放了大量的碳质气溶胶,是威胁东北地区空气质量最主要的污染来源。

研究表明,不考虑大气左旋葡聚糖在大气中的降解会低估大气有机碳质气溶胶中约59%的生物质燃烧贡献。在考虑左旋葡聚糖在大气中的降解反应后,我们量化得出东北地区的生物质燃烧对有机碳气溶胶的贡献在14%~42%,其中秸秆仍然是最主要的燃烧类型。

文章链接:DOI: 10.1016/j.scitotenv.2021.152007